阿就是在網路上大名鼎鼎的春川家炒雞排啊
好像沒來朝聖一下 就會一直掛記心上的一件事啊
所以捨棄了人人說必吃的站著吃烤牛肉 而選擇了坐著吃的炒雞排啊
相信大家看到這紅綠聖誕色的文字招牌 也就馬上知道這是在韓國人以外大名鼎鼎的
『春川家炒雞排』的特色招牌啦
過了中午用餐時間 店中依然有很多『逛街延了吃飯時間的觀光客』
整個餐廳裡80%都是觀光客 有台灣 香港 日本等地的遊客慕名而來囉
所以 在之前找的資料說 這兒的服務人員不會中文 沒有中文菜單 點菜有點困難之類的資訊
在這次來時 發現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店員會直接問是不是要點最標準的鍋類與配菜
所以 點菜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 本以為他們會說中文 可以溝通的
卻發現 當別桌問其他問題時 店員其實聽不懂
也就是說 店員也只那麼一點點點菜的中文而已啊 XD 哈哈哈~
桌上的鐵鍋非常大 直徑應該有50公分吧
從點完餐之後 就一切都不需要自己動手
店員會在桌邊服務 從炒鍋底到加菜等等 一切都會服務完成
坐在桌邊 只要負責動筷子吃就好
紅通通的辣醬 又是騙人的啊 這麼紅 其實辣度只有一丁點
橢圓片是馬鈴薯片 在台灣比較沒有習慣把馬鈴薯切成片加到鍋類中
或是菜餚裡 但在韓國和中國 卻常將馬鈴薯這樣切成片放到味道較重的鍋中炒與煮
其實 煮熟後的馬鈴薯片 鬆軟好吃 很喜歡在這樣的鍋中吃到馬鈴薯
多種泡菜 醃蘿蔔 可以適時轉換吃炒鍋之後在口腔中帶來的沈重味道
清爽並解口中的膩度
攤開材料 覺得整片滿滿一大鍋 其實 內容並沒有那麼多
很容易吃完的
菜單是這樣啦 有看沒有懂啦
加點起司是很重要的啊 就是喜歡那種牽絲的感覺
年糕已經熟了 可以吃了 再說一次 年糕QQ彈牙 好好吃
但 怎麼所以辣醬的味道都一樣啊ㄡ....嗚嗚嗚
從第一天的辣炒年糕開始 到第二天的起司年糕鍋 炸雞 第三天的三色炸雞薯塊年糕
竟然每鍋的味道都雷同 這......
加入麵條 在韓國的麵條很有趣 看起來和義大利麵好像雙胞胎
但吃起來完全是不同個性的麵條 韓國的麵條吃起來比台灣麵條有彈性
卻又不像意大麵的堅硬感 還不錯吃呢~
炒熟後 看起來軟爛爛的 但其實是帶著Q感
加入起司後 悶鍋
待起司融化之後 就可以吃全鍋了
沒辦法把雞排全部吃光光 但也幾乎完食啦
還是不錯吃的啦 就是..... 來韓國自助行啊 對於餐點的安排還是要有點技巧啦
因為連著吃著味道幾乎一樣的炒年糕和炒雞 炸雞 也幾乎每天都吃雞肉
有點兒膩了 因為不知道原來在韓國 只要是炒類的辣醬都是相同味道
搞得吃到的食物味道都相同了 因此 一定要巧妙的錯開味道雷同的餐點才是
味道重的餐廳櫃檯都會放上薄荷糖讓客人清爽口腔的沈膩
春川家的炒雞排 放上骨頭形狀的薄荷糖 好可愛~
從2號線新村站2號出口走出來 沿著大路走 到轉角處回折
很容易在公園前看到紅色綠色聖誕配色的大招牌
門上也有寫著春川家炒雞排 非常容易找到
在旁邊巷子裡也有分館 覺得來試試味道也是很好的體驗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