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前 對於這個話題人物的龐畢度現代藝術館也列為造訪名單之一 但因為看著管家行程也沒這兒
基於個人縱使沒有進入也要在外面繞繞看長相 知道它位在哪裡的旅遊習慣 這天走到這裡一探究竟
見到龐畢度的第一眼 無敵訝異它竟然如此像位在重工業區的工廠 骯髒陳舊
雖然大管色彩鮮豔 但表面佈滿黑色淚條痕 那些直徑比成人還高的大管口 宛如會吹出熏人的汽油廢氣
怎麼看都不舒服
繞著周圍走一圈
轉到另一面是在報章雜誌常出現的一面 可能正在維修吧 有圍欄圍著 接近不了
在這面的前方廣場 有更大的出氣口 這些出氣口成為鴿子們的停留地 上面全是鴿子大便 地上也是.....
其實 很多看起來浪漫 悠遊自在的鴿群 整片起飛時的美景卻是環境衛生的重擔
要保持光鮮亮麗的都是美景 真的需要花費極大的氣力去維持啊
法國龐畢度中心,是擁有最多歐洲現代藝術收藏品的重要文化景點之一,館方在2021年1月25日宣布,將在2023年底閉館進行整建,預計2026年完工。
龐畢度中心(法語:Centre Georges-Pompidou)全名為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一棟座落於法國首都巴黎第四區的複合建築,位於蒙特吉爾街、瑪萊區及雷阿爾區(Les Halles)附近,龐畢度中心也是一棟高科技建築(在應該是在建築當時是高科技建築 但在完工後40年 在2021年的現在也已經老舊不符現代使用)
龐畢度中心內部包括公共資訊圖書館(Bibliothèque Publique d'Information)、法國國立現代藝術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與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Institut de Recherche et Coordination Acoustique/Musique)。
龐畢度中心是由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英國建築師夫婦理察·羅傑斯及蘇·羅傑斯(Su Rogers)、弗蘭奇尼(Gianfranco Franchini)、英國結構工程師埃德蒙·哈波爾德(Edmund Happold)及愛爾蘭結構工程師彼得·萊斯(Peter Rice)。為了選出龐畢度中心的設計,當時舉辦建築設計比賽,並將結果公布於1971年。龐畢度中心完工後,引起法國社會大眾諸多爭議,由於它與巴黎的傳統風格建築完全相反,造成許多巴黎市民無法接受,但也有藝文人士大力支持,有人則稱它是「市中心的煉油廠」。
理查·羅傑斯後來贏得2007年的普利茲克獎,當時《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指出,設計龐畢度中心「令建築界天翻地覆」、「羅傑斯先生在1977年完成了高科技且反傳統風格的龐畢度中心而贏得了聲譽,尤其是龐畢度中心骨架外露並擁有鮮豔的管線機械系統[2]」。
所有功能結構要素的建設都採用不同顏色來區別:藍色的管道是控制空調、綠色管道則水管,電子線路則封裝在黃色管線中,而自動扶梯及維護安全的設施(例如滅火器)則採用紅色 by 維基百科
這次沒機會進入看展 或許在未來能進入體驗更新後的現代感吧